扣人心弦文章
2024-08-09 我收到禮物20240809 王愷

不是用習慣的、或已經知道的角度,去記得發生過的記憶,而是了解自己內在真實的渴望後,再同時想念那些記憶。



好好這樣煉首發營隊昨天結班,當參班同圓分享著許多煉很久的毛病,被提點後,突然解除。當同圓感謝著與圓場類似又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,覺得很溫馨,我既感動又感傷。連結著我最近準備翻轉看人生的課程,以為已經是不可逆、不可變的關係,當連結到源頭,發現原來愛與溫暖一直在。

我們經歷太多年的自以為是,環境在眾說紛紜、一點一滴改變,原有的愛或效果沒有失去,是自己被認知或習慣束縛著。

一位同圓分享,他被問已經到圓場10多年,為什麼要參加這樣基礎課程。好好這樣煉是基礎課程,而且是精準的基礎課程。我很佩服這位同圓,願意面對自己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,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,再重新學習。因有過去的累積,輕輕提醒,即能立即解除問題、快速調整功法的誤解認知。但也因在圓場多年,了解從知道到做到、到根除,需要更多的刻意與覺察。甚至這樣精準的基礎班,可能要參班比別人多次,才能拔除自己累積的誤解。

個性、脾氣、毛病是長年在自以為這是對的行為與反應下,越積越深。個人的能力與技術,早期都是為生存而生,加上自己的生活、身體狀況,形成一個屬於自己的舒適圈,但不一定適合的方式。既是不適合,最終一定要去面對不適合的結果。

近期我因和媽媽、妹妹互動,再加上準備翻轉看人生的課程,除了自我覺察,有更多時間整理曾經接觸過的學生經驗。

在娘家的互動中,最多爭執的是吃飯,穿越爭執的痛,吃飯同時是娘家最具體的愛。吃飯佔據了跟家人相處大部份的時間。吃,讓人聯想到滿足的感覺,是從出生開始,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,所以是很原始的慾望。刻意注意自己喜歡吃什麼、不喜歡吃什麼,可以思考對自己的認識,更細膩的分析,會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內在的渴望是什麼。

會想重新認識、重新學習是因為想念。美好的回憶一直都在心裡,但當委屈不能好好被承接,很難用感受被愛的角度,看待這份回憶。

記得不等於想念,想念不是用習慣的、或已經知道的角度,記得發生過的記憶。是透過了解自己內在真實的渴望後,再去想念那些好的與壞的記憶。

你曾想念上新芽啟動或基礎班美好回憶,你曾想念初接觸功法的驚喜與效用,或如我一般在穿越委屈後看到初始的滿足。

金逆4後的每個課程,從帶著你認識功法、實用功法、進入心法,接回你是被愛的價值。瞭解自己的根源,不是要跟誰和解,而是為了療癒自己的傷,讓自己未來每一步都安心且幸福。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文章著作 | 王 愷 音檔剪輯 | 李佩霞 音樂創作與演奏 | 王真慧 朗讀者 | 秦嫚嬪 攝影 |林俊璋 影片製作 | 楊琍雯 李佩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