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4-08-17 我收到禮物20240817 王愷

人與人之間有差異,所以關係必然會有失望,學會怎麼消化失望情緒,才有可能讓自己往幸福與快樂前行。我同樣在每個議題中學習著、前進著。



隨著協會成立的時間越久,一直在的同圓年紀越長;隨著社會型態改變,來到圓場的同圓平均年齡增加,於是同圓面臨的議題改變,煉功的形式同樣再調整。

不論是困擾自己的議題或煉功形式的改變,都是為了讓自己當下與面對未來,可以感覺不孤單或不害怕。

很多人說我要幸福、要活得快樂,而要達到這兩點,除了做幸福、快樂的事,更重要是可以「解」不幸福、不快樂的因。常會聽到同圓說:「孩子長大了,甚麼事都不說,我都透過別人或FB才知道孩子去哪裡;我把孩子放第一位,他們卻總沒有想到我……..。」我除了聽到表面的事件外,更感受到背後的失望。

從小時候我怎麼沒有、年長時我怎麼沒被邀請、年老時我都不知道,在失望中透露著我不被愛、我不重要、我不值得。

這些都是破壞關係的情緒,但我們也會因擔心失望就等於關係破裂,而強迫自己隱藏內在的想法,不讓自己失望,這反而讓關係有壓力。

人與人之間有差異,所以關係必然會有失望,學會怎麼消化失望情緒,才有可能讓自己往幸福與快樂前行。

最早失望的情緒來自於小時候的信念,所以長大沒有成家立業、沒有功成名就,會對自己感到失望。對自己的失望來自於不讓父母失望的信念。另外小時候父母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,也會對父母生氣與失望。

人難以接受關係的失望,是渴望自己在關係裡是美好的,所以難以與失望共存。

要接受失望必然會存在,有失望才能長出相應的能力,越想拿掉失望,就越容易讓關係陷入糾結。天底下沒有最完美的做法,要看清楚自己為何而選、要付出什麼代價。

學習覺察內在的狀態,把自己重新接回來,是非常重要的,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。要把自己提升到更成熟的狀態,是需要把自己發生過的事情慢慢想起來,讓自己處在可以好好想念這些記憶,透過分析,對過往一再重複的生命困境有所反思。然後就可以對自己接下來人生的各種選擇,有更好的把握度。

金逆4後,協會啟動的任何課程或活動都是為了有足夠能量,認識自己、接回自己,有能力做剛剛好的選擇。

我同樣在每個議題中學習著、前進著。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文章著作 | 王 愷 音檔剪輯 | 李佩霞 音樂創作與演奏 | 王真慧 朗讀者 | 王真慧 攝影 | 元 元 影片製作 | 楊琍雯 李佩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