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是跟對方相處,還是跟「你以為」的對方相處,「聽懂」、「說對」,讓關係~在意且幸福。
慧真師姐回饋:愷愷老師的聲音有種安定感。看老師為協會用盡了心思白了頭,碰到這樣的大能量,想想自己的事,似乎變得微不足道,省心多了。
回應慧真師姐的白頭說~
從我個人出發~這是我的選擇,事後思考,會有這樣的結果,或許是用力過猛、或許是方法不適合、或許是能力不足。出發的愛是確定的,結果有一些礙(阻礙),怎麼讓愛無礙,或少礙,是我的功課。在每個發生學習調整,讓在意的人與自己朝向幸福。
從他人出發~謝謝慧真的在意,這在意若能帶給你安定或力量,絕對是你修煉的覺察。
不同發生,每個人有不同的感受,對他人而言,他的感覺對他是真實的,是不是事實就無從辯論了。對我而言~學會界線,在意對方卻不被影響是修煉的方向。逃避不會是適合的方法,影響內在賀爾蒙的運作是自己的信念與情緒,逃不掉,再怎麼隱微的負面情緒都會影響身心。
情緒很難預測,情緒和觸發情緒的物質很複雜。壓力荷爾蒙分子,只是單純地想幫忙,無法判斷杯弓蛇影,不知道有些發生是不會對生命威脅。人體內的這些分子平時消極的存在著,直到外在刺激的訊號,拿到召集令就積極行動。外在刺激訊號引發大腦產生神經衝動,透過脊椎命令腎上腺開始分泌,引發一連串的身心反應與障礙。
計畫趕不上變化,面對變化有計畫的能力,有助援~是幸福。
與人的關係:
少一點情緒~聽懂。衝突不是問題,關鍵是在不斷重複的衝突中,是否聽懂對方的需求。
多一點善意~說對。有時我們害怕或不滿的其實並非對方本身,而是他所代表的東西。例如,把對權威的怨,投射到對方身上,若無法區分兩者間的差異,就容易對對方的訊息,抱持先入為主的歧見。
我們是跟對方相處,還是「你以為」的對方相處。
後記~12月初,每每寫我收到禮物日記,總在某個點卡住。謝謝弘文老師看到我的白頭髮,謝謝慧真的心疼與在意。上午釐清,比較能堅定的開啟2025年翻轉看人生PART2-好好這樣愛,透過語言認識對方與自己的需求,聽懂、說對,讓關係~在意且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