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0-04-07 我覺得 林弘文

--「我覺得」是給空間,等於加了一個緩衝--

「我覺得」不是用在自己對自己感受的說明,適合用在說明對方不一定認同的事。


每次慢深活營隊內容不會完全一樣,夜間部與新竹慢深活第一天主題是紅色,身上要有紅色的元素,課程的第一課就從「什麼叫做紅」開始。聽到服裝的指令,同圓就開始有了想像,自認的紅和紅不一樣、你的紅和我的紅定義不一樣,有人因為沒有紅的元素,硬拗粉紅、麵龜紅…..。
這些就是生活中需要覺察的修煉,對於一個規定,每個人都會有想法,可能有意見、沒有意見都會被唸或爭辯,明明不是紅為什麼認為是紅/為什麼老師說了就算/老師說紅那就紅/管你咧,不要相爭,浪費時間…….。這不僅對老師可能有的態度,對父母或許就是這樣的態度,「好啦你說的都對,不要跟你爭」,是真的不想爭還是不屑爭或是已經不理他們,對他們已經沒有感覺。
這次課程特別強調「我覺得」,台語稱「我感覺」。例如我覺得這很暖VS這怎麼那麼燒(台語),兩者給人感受不一樣。「我覺得」是給空間,對方不一定覺得被唸被罵,加上「我覺得」,還是會有人對號入座,但同時等於加了一個緩衝,真的比較麻煩,所以要在特別的課程,類似慢深活營隊中特別練習。
就是明知道要在話語中加入「我覺得」,但還是常會忘記,有可能覺得這樣很假很做作,為什麼講個話都要這樣「我覺得」。「我覺得」不用在自己對自己的感受,適用在對方不一定認同的事,例如「我覺得」今天很舒服與今天很舒服,是沒有差別的,但如果對別人做建議時加「我覺得」,特別是做事或建議方法,例如建議先做這個再做那個,不行就先做……加上一個「我覺得」,聽的人會比較聽得下去。
有一種人,每次講完話後,會說我不是下命令,只是在討論而已,但那種口氣,沒有人會認為是在討論 。加上「我覺得」,可以緩衝一些口氣,但是如果講話一直都是很強的口氣,即使加上「我覺得」,都會依舊像下命令一樣,我覺得你應該怎麼樣。即便如此,不管多強的人,只要加「我覺得」後,一定有影響,口氣一定有點改變,至少變得稍微客觀一點。
練習說「我覺得」,一定會不習慣,尤其對熟悉的人,不直接講,在那邊「我覺得」「我覺得」,會感覺麻煩與生疏,所以要刻意練習,去覺察講「我覺得」和沒有講「我覺得」效果與差別。特別覺察,不要把我覺得用來對峙,我覺得、你覺得,覺得不完,以前沒有我覺得你覺得,現在變成我覺得你覺得,你覺得是你覺得,我覺得是我覺得,變成在另外一個環境裡繼續拼來拼去。說「我覺得」,因為不習慣,所以會忘記,老師需要加強大家印象,就要一直講。大家都很固執,所以老師要比大家更固執,如果沒有比大家更固執,就會放棄,大家於是回到原來的習慣。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整理|王 愷 逐字稿|許真珠 影片-錄音記錄|陳文賓 攝影|李應政 楊琍雯  錄音剪輯|王 愷 影片剪輯|王 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