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1-06-14 靜觀與回應|第一篇 林弘文

-靜觀的不回應,不是真的不回應,是不要馬上回應-

可以選擇回應或不回應,不管回應或不回應,對方都一定會有想法



靜觀不是把自己晾在一邊,靜觀是還在整個振動裡,所以不是不回應。靜觀讓我們先向內去連結、覺察,情緒的流動是在瞬間,每個瞬間都可能產生很多的情緒,靜觀是能夠辨識、發現「現在的情緒是什麼」。靜觀的不回應,不是真的不回應,是不要馬上回應。每個人的「馬上」狀況不一樣,有人瞬間就回到內在,發現、照顧、接納自己的情緒,瞬間幾秒鐘就完成了,完成後,就可以去因應外面的狀況。

向內連結,是看到自己的情緒,剛開始練習向內連結後,可能就陷在自己裡面,這表示我們裡面有很多東西,需要慢慢的去覺察、慢慢的去照顧,這一塊如果沒有完成,向外的連結就是糾纏。例如,家中有個人發了脾氣或起了情緒,我們馬上都會感受到。這時,如果我們內在有情緒且情緒還不小,於是剛剛家人的情緒,是一個龍捲風,同時我們情緒也上來了,我們也是一個龍捲風,這時兩個人馬上都回應,就是兩個龍捲風捲在一起。靜觀的意思是,先看看自己這一個龍捲風,現在是什麼樣的情況 ,然後去接納、發現自己的情緒 ,這時可能我的龍捲風就不見了,再來看看我們的家人,再回應他的龍捲風。不是不回應,如果馬上回應並沒有更好,這時寧可慢下來。如果是肢體危急,不用想,馬上動作,立即處理。

現在的靜觀、回應,特別強調在情緒的部分,情緒來時,當身體沒有危急,不用立即處理時,先回到內在覺察自己的情緒。如果一直沒有這樣處理過的經驗,回到裡面後,可能會發現裡面的龍捲風非常的大,這時候請繼續在自己裡面,不要向外,回到裡面先把自己處理好。

永遠都可以選擇回應或不回應,回應如果讓結果更好,就回應,如果覺得不回應,結果可能會比較好,就暫時不要回應。不管回應或不回應,都一定會造成對方的想法,對方一定有想法。會擔心,如果不回應,他這樣想怎麼辦,被誤解的怎麼辦,同樣的回應後,還是會誤解,還有可能被誤解。所以只能先從自己的角度來判斷,到底回應還是不回應。

不論回應或不回應都要先回來向內連結,然後覺察,開始只要覺察即可,不用先想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。先發現:誒~我現在很生氣,然後接納我的生氣,先承認我的生氣,然後接納我的生氣。這一部分先完成,之後再去想,怎麼了。若跳過了發現、承認、接納,就直接質問自己「我怎麼了,我又怎麼了,我怎麼馬上又氣起來了,不是說不要氣了,怎麼馬上又氣起來了」,這階段是用概念在影響情緒,不要那麼快就跳到後面這個階段,情緒需要先被好好照顧。
(整理自20210605逆轉營線上團聚會)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錄音剪輯|楊琍雯 影片製作|楊琍雯 文章整理|王 愷 逐字稿|楊琍雯 錄音|王 愷 攝影|元 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