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1-06-16 靜觀與回應|第三篇 林弘文

-「情、理、法」比較根本、比較順-
享受軟性的隔離,享受不同的生活步調,在這環境繼續的修煉,更細的修煉。


情緒被照顧到後,「正向」的概念、「法」的規則再進來,這系統就是情、理、法,情是感受的部分,概念(理)是道理,最後規則(法)進來。如果一開始規則就進來,一切都是白講。假設家裡小朋友都掛在iPad、電腦上面,表面線上教學,其實玩電動。我們擔心,整天這樣怎麼辦,產生了很多憂慮。有親子專家會建議,和孩子訂規則,約定打十分鐘,…等等。訂完規則後,開始「誒~昨天不是講好了」、「打二十分鐘就怎麼樣」…,執行規則,要孩子遵守規則。

規則是需要遵守,但請先照顧自己情緒,或許自己有一堆情緒~今天做這麼多家事,他什麼都不做,自己的情緒先發作。發生事情,沒有照顧到對方情緒,直接先把規則拿出來,想要趕快解決事情。如果可以解決最好,但是不會那麼容易的,就算對方默默聽規則,做規定的事,你覺得他真的有聽嗎?我們問:誰來照顧我的心情?我要照顧這個、那個..。還有人開玩笑說,以前家裡兩個小孩,現在,先生在家上班,多了一個小孩,要照顧三個。「誰來照顧我的心情」,陷入漩渦,龍捲風裡,一直軋一直軋。

既便訂定規則,家裡的互動,千萬不要講「我們不是講好了」,如果講好就不會是這樣。「你不是答應我了」,不只是廢話,而且是會引起不爽的話,激起龍捲風的話。「我們不是講好了、你不是答應我了、你不是說現在要去做什麼了,你不是只打一個小時就好了」,都是製造糾紛的話,是禁語。

不用上學、上班,整天打電動。特別是先生打電動,我們會開始擔心柴米油鹽…,碰到這狀況,不要馬上出規則。想一下他為什麼一直掛在網上、掛在電腦上,體會他的感覺與感受,若體會不出就先體會自己的感受。「都不管,就這樣整天怎麼辦?」「管得動嗎?」。管不動,就要想一些其他方式,先照顧自己的心情,再照顧他的心情,之後再把規則拿出來,不要一下把尚方寶劍,把「規則」拿出來。

特別強調,情、理、法,法、理、情,沒有一定的順序,可以進行就是對。較多的經驗是「情、理、法」比較根本,比較順。什麼順序都可以試,只要覺得能夠進行、有用,就是對。情緒沒有照顧好,遵守規則,就類似發燒吃退燒藥,症狀馬上壓下來,但仍然會持續發燒。

防疫期間,與家人有更多的互動,外在已經慢下來,我們更有時間進行修煉,要善用並享受每個人事境。享受不是喜歡或不喜歡,而是現在就是這樣子,在這個過程裡,享受每個過程,找到我們的享受,享受這個軟性的隔離,享受不同的生活的步調,在這環境裡,繼續的修煉,更細的修煉。

(整理自20210605逆轉營線上團聚會)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錄音剪輯|楊琍雯 影片製作|楊琍雯 文章整理|王 愷 逐字稿|楊琍雯 錄音|王 愷 攝影|元 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