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2-03-31 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林弘文

-不承認有情緒,就不給它名字,找到情緒名字,承認有這情緒,後面發展的路徑就會不一樣。-

發生在表面的部分,裡面有一些運作,發現應對模式,才有辦法做調整



修煉,請大家噤語,其中一個目的,是希望大家能夠有時間覺察,覺察吃的食物,或覺察那個當下。看外面,就會不知不覺,不知道自己裡面發生什麼過程。所以我們會特別強調覺察,覺察感受。

產生的情緒,就是很直接的感受,當有情緒發生,比較難調整或難直接改變。情緒分成四大類:喜、怒、哀,恐懼害怕,懼,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情緒是什麼,可以先想,它是屬於這四個的哪一個,再去細分。喜裡面可能還有很多喜,這就是要操練的部分,更清楚自已的感受。

有時候會有莫名情緒,稱它為起床氣,因為不知道自己在氣什麼。一定是有什麼東西,讓起床後覺得不爽,有某一種情緒,只是抓不出來,就說起床氣或無名火,覺察就是要去知道。無名火是不想承認有情緒,就不給它名字,如果找到情緒的名字,承認有這情緒,覺察真的有在生氣,後面發展的路徑就會不一樣。

另外需要覺察的是應對。別人講了一句話、做了一個動作,自己心中產生了什麼應對。那個應對有可能是心中的應對,有可能直接講出來了,已經直接反應,直接有行動。去覺察這應對,有行動,當然比較清楚,但對沒發出來的部分,更要覺察自己的應對。對方講了一句話、罵一句之後,你心裡準備怎麼反應,準備怎樣跟他對應。去覺察,是要拚個輸贏或是要吞下來等等。

覺察感受後,感受的下一步就會有應對。準備怎麼面對這個情況,或對這個情況,心中已經開始叉叉叉之類,這都是應對的一種。先覺察到這個應對後,再往下,慢慢地繼續覺察,會知道,為什麼自己是這樣的應對。可以當作沒事,可以很平和,可以很憤怒,有很多種應對的方式,覺察為什麼是這種應對。

發生在表面,看得到的部分,裡面都有一些運作,如果只解決表面是沒有用的,還要去看裡面發生了什麼,才可以比較徹底找到應對的模式。碰到狀況,有的人習慣沉默、有的人是一直講一直講,有的人是大聲講,有的人是習慣跑掉..,有各種應對的模式。還有人喜歡講道理,有的人習慣岔開話題,有的人習慣說:對不起,都是我錯。

覺察感受完後,再覺察自己習慣哪一種應對模式。以上幾種應對的例子,都是需要調整的模式,要先發現,接下來才有辦法做調整。每個應對模式的產生,都有它的原因與它的過去,這一切都是我們覺察的功課。

(整理自20211002金逆一第一天課程)

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音檔剪輯|王玉嵐 影片製作|王 愷 文章整理|王 愷 逐字稿|王玉嵐 錄音記錄|許真珠 林世卿 攝影|朱志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