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19-10-16 一起是平行與平等 王愷

-沒有幫忙的心,心中就會有感恩-

在協會只有想不想做,任何事都認為是自己的事,心中不會有起伏,會認為每個緣分都是加分、都感謝,讓感謝成為自己過關的方法。


「幫忙」,背後隱藏著我不該做但是我做﹔這不是我的事,是你需要做,我剛好有時間、剛好沒事,所以可以幫忙。「我可以幫忙」,背後還有另外一隱喻,做這件事的條件是我可以做,更深入的隱喻會發現,「幫忙」、「我來幫忙」,看似正向,其實代表著驕傲。例如你在擦地,我覺得這是你該做的,我會說我來幫忙。反之,如果這件事情是我應該要做,對方已經先做了,是他幫我的忙,我們一定不會說我來幫忙,會說,謝謝你的幫忙。但若這件事是大家的事,說法就不一樣了,「哇,這件事情先被你搶走了,謝謝你」或「我們一起做。」「一起」代表彼此平行、彼此平等。
「幫忙」背後同時隱含著等待被感謝,當下心情好,可能不需要被感謝,但若遇到情緒有起伏,會因幫忙沒有被看到、沒有被感謝而生氣。再者用幫忙的心態做事,很容易用自己的方法。我們會聽到,「你要怎樣,我都已經做成這樣,你還要怎樣?」不接受被指導或指正。我們一直認為「幫忙」是正向,就像「對不起」是有禮貌。事實是當說「幫忙」時,就是認為這件事情不是我的事。
在協會,沒有誰可以規定誰做什麼事,只有自己想不想做。在協會同時可以覺得什麼事情都需要做,每件事都是自己的事。當大家覺得是自己的事,就沒有誰幫誰的忙。逆轉營贏期間,在柑仔店,問麗香師姊,「什麼事情可以讓我做」和「我來幫忙」這是截然不同的問法。當一個人要幫忙,有時不知道要接受或拒絕,因為會擔心誤了對方好意或對方越幫越忙,拒絕一位想幫忙的人,容易會被批評不識好人心。但如果聽到「我可以做什麼事」或「有什麼情可以派我做」,這樣表示來的人是願意接受安排的。
讓對方有空間,同時給自己有回轉的餘地,語言是非常重要。在協會承擔多與久後,會成長、會覺察,會感覺每件事都是自己的事。是自己的事,心情不會有起伏,會把每個緣分、每個發生都當成加分。但如果覺得是老師的事、當家的事,就很容易要求別人。每位同圓把圓場當成家,或者要的只是頭銜而不是當家,一定要有當家頭銜才當成家。每個人把圓場當成家,當家是我們的代表人或發言人,當家可以更換,就像發言人、代表人可以更換,但「當成家」心態是不會變。每位同圓把圓場當成家,就不會有「幫忙」的心態,沒有幫忙的心態時,心中就會有感恩。很重要關鍵是把事情當「自己的事」或「別人的事」,如果是別人的事,會要別人感謝,如果是自己的事,任何一點點在身上的加分,都會很感謝,讓感謝成為自己過關的方法。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逐字稿|許真珠 影片[錄音記錄:劉秀慧 李琦芳  攝影:李應政 徐靜怡 元 元  錄音剪輯:許真珠  影片後製:許真珠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