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習課題分離,行為可以處理,但不能懲罰-
當情感沒有好好的被接住,只要碰到類似情境就會投射。
我對一個三歲半的孩子說:「你猜,阿嬤為什麼要把這輛車子帶回台北?」她回答:「我不想猜」。她不想猜~~~,我接著說:「那這樣好不好,猜猜看,猜對了,阿嬤給獎勵」。「因為我跟弟弟搶」。她知道她跟弟弟搶~~。我回應:「猜錯了,阿嬤怎麼可能因為妳跟弟弟搶而處罰妳。妳也很想玩,所以你們兩個不是搶」「你是阿嬤的寶貝,怎麼可能因為跟弟弟搶而被處罰」。然後她說:「因為我打弟弟」。「不是,我知道你跟弟弟在玩,一定不得已才打弟弟,因為你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弟弟,我不會因為這樣把這輛車子帶回去」。第三次她回覆:「我就是不載他」。「這不是阿嬤帶回車子的原因,雖然你說的是事實,但阿嬤絕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處罰你」。我抱著她說:「阿嬤把車帶回家,是因為我想要換電池,把它變成一個比較有力的摩托車」。
我們不能讓孩子認為,因為他的行為對或不對而放棄他。行為可以處理,但不能懲罰。懲罰的目的,是希望回到想要的結果,但懲罰不會有更好的結果。我把這件事做課題分離,需要課題分離,是因為從小到大,容易自責,覺得只要做錯,就會被懲罰、被處罰,覺得天塌下來,一定會壓到我。在生命中,在人際關係裡,沒有一個你認為,只要犯錯,只要不對時,依舊可以好好款待我的人,所以我們不斷的粉墨登場,不會好好的對待自己。
所做的事,只要稍稍的不對,就覺得自己不好。不好就想彌補,於是不甘不願、不情不願下去做這件事。於是產生兩種現象,一、讓自己不快樂的做那件事情,二、不快樂久了,就說:「好,從現在開始要做自己,什麼事都不做」。一直很怕自己不夠好,卻忘記那時候,有個很混亂的心情要度過,沒有好好的款待自己那個混亂的心情。生命會混亂,一定是一件事情發生,那個發生跟過往的經驗連在一起,那個過往的經驗,在潛意識已經壓很久,暫時沒有辦法釐清到底要提醒什麼? 就像做夢,記得的大概都是不舒服的夢,很少記得美好的夢。一般,當夢境是清晰的,大部分是潛意識中大的情緒在翻動,這是一個寶藏。夢給一個圖像,給一個感覺,就像癌細胞,癌細胞是自己的細胞,不是外來的,是與自己共存的生命體。當癌細胞產生時,就像夢的產生,是告訴自己一個圖像。我們對於不舒服的事,大都不願面對,希望草草處理。這圖像。告訴我什麼?通常是不會把它放大一點看,會直接刪除,不願面對。但這可能就是千鈞一髮或一個機緣中,啟動內在小時候一個不舒服的感覺。
芯宸尖叫時頻率很高,很難忍受,很想叫她閉嘴。通常會先利誘,利誘不成,就威脅,威脅不行,就強制執行,從沒有去搞清楚她為什麼尖叫,要她說明,她也說不清楚。十二歲前的孩子,對於住進生命細胞的感覺多半跟事實沒關係,從小到大,我們認為的一些感覺不一定是事實。但當我們有個不好的感受,旁人說沒事、沒事,那不是事實,這個人是不會陪伴的人。我們會說:「這不是事實,你在想什麼?不會有事的,你在怕什麼? 不可能的事,沒有試怎麼會知道? 根本就不可能的事。」或說:「…..被老闆辭職怕嗎?不怕,那你在怕甚麼? 不知道」。很多話,腦袋知道,但做不到。這是因為在十二歲前,感受沒有被好好對待,情感沒有好好被接住。當情緒、感受沒有被好好被接住時,只要類似的事就會投射,就不斷的輪迴。我們會習慣性的,處理於表象上的弱者,對於表象上的強者,我們都以為他很強,事實上,這個強者或是偽裝的粉墨登場。(整理自20201109夜前行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