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1-05-27 面對金錢,是一種修煉|第一篇 王愷

-用最小的成本去過需要過的關-
有能力的人多出一點,沒能力的人感恩接受



過年回豐原,樓下馬桶壞掉需要修理,除夕夜找人修理很麻煩,況且一年只回來一次,正評估著需要修到什麼程度。兒子睡樓上,樓上廁所漏水滴滴答答,他說「媽,你要不要叫師傅看一下」。我覺得既然已經壞三年,不需要因住一晚而處理。兒子邊打電腦,順口說「錢我出」,這句話敲到我的死穴。我討厭有錢後看不起人,即使請客,都不能說「這攤我請」,只能說「非常感謝大家給機會」。我生氣的回復兒子「最沒有資格跟我講錢的是你」。

我向來滿心歡喜支持孩子,覺得他是好命的小孩,媽媽有能力支持,他同時願意讓媽媽支持,需要時求助有門。孩子不需要還要,是軟土深掘,但需要時跟你要,是求助,我們要讓孩子求助有門。可是當下他敲到我小時候借錢的景象,小時候因借錢被丟出來,我挺著腰說「從此不再借錢,不再求人」,把自己包裝非常好、非常強、非常有能力,只有錢出去,不向人借錢。努力、包裝、成長,源頭是怨。

老天爺給一個大禮物,感謝協會讓我有機會再去借錢。我再度去借錢,不是為自己,如果為自己而低頭借錢,必是「匱乏」狀況,但是為協會募款低頭,肯定協會有新發展,有大創新。從「怨」到「愿」,協會讓我再經歷借錢、經歷低頭,我的生命是富足的,我有一個關要過,可以用最小的成本過關。不是哪個地方跌倒,哪個地方就可以站起來,在那個地方跌倒,已經一腳陷下去,是站不起來的。除非換到另外一個安全的環境,讓自己可以有創造性的環境。跟兒子對槓時,我意識到原來沒過這一個關卡。

我們總覺得自己方便最重要,忘了瞭解協會的文化,家的文化。協會有些東西沒有改變,可能是沒能力改變、沒錢改變,或是改變了可能影響更大。有人建議協會可以收會費,但創辦時既然決定用家人的心去做,一定把家人的主軸放在裡頭,家人沒有go Dutch(各付各的)。有能力的人多出一點,沒有能力的人感恩接受,不要自卑。

需要冷氣,可以買冷氣,但是,不是買冷氣就要裝。該用的東西一定要用,開或不開冷氣,有它背後的道理。沒有冷氣,大家比較接受「夏愛熱,冬愛冷」,有冷氣,就只會管自己的心情悶不悶。不適合的環境,會調適自己的心,在舒適環境,就只想先處理自己的身。沒有冷氣會告訴自己「夏愛熱,冬愛冷」,有冷氣時就只會嫌煩與熱。
(整理自20210303高密度營隊課程)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錄音剪輯|李露蘋 影片後製|王 愷 文章整理|王 愷 逐字稿|李露蘋 錄音記錄|林俊璋  攝影|溫曉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