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1-06-12 慢.深.活日誌~20210612 王愷

端午節連假,我體會著媽媽想見我們的心,就如我想見兒子孫子的心;我體會著兒子不能到台北的心情,就如我想回娘家的爭扎。不同的角色,想法不同,做法不同,不論怎樣的決定,確定的是我們愛相同,而且不會忘掉那條再熟悉不過的路,因為這是源頭。這次、這時空,先把這條路向自己的內心,啟程到心理,發現自己最美的風景。

接續弘文老師6月5日逆轉營線上團聚會指引「靜觀與回應」第二篇~害怕是一種感受,不害怕是一個概念。

疫情不明,自會恐懼與害怕,這時可以利用這樣的時空向內,瞭解與釐清這個害怕是什麼,是氛圍讓人感覺害怕,是…。每個人害怕不一樣,有人害怕被傳染,有人害怕影響家人、影響公司….,去釐清楚。

碰到害怕,當然可以用概念要「自己不要害怕」,【害怕是一種感受,不害怕是一個概念】。有人緊張、害怕,我們要他不害怕、要他不緊張,說沒事,這時是用「概念」要超越他的「感受」。請他不害怕,是我們的頭腦會認為不用害怕,所以是一個概念。害怕沒來由,他可能不知道,為什麼會這麼害怕,所以害怕是一個感受,不是概念。

概念對概念,比較有可能釐清,如果概念碰撞感受,概念一定會輸。例如高空探索,我們的概念是安全的,一旦上去後就很緊張,那個緊張就是一種感受,「很安全,不要害怕,沒什麼好緊張的」這些是概念。參加過高空探索的同圓會很清楚,概念跟感受的差別,當害怕時,概念是沒有辦法克服感受的。

在感受裡,接納情緒,照顧感受。感受被照顧後,概念才有辦法進來,慢慢說「誒~其實沒有什麼好害怕的」,「會」講這句話時,感受已經被照顧,不是強迫自己「沒什麼好怕的」,強迫自己的說法,情緒、感受沒有被真正照顧到、沒有被真正愛到。「愛自己」是照顧自己的情緒,發現自己的情緒,接納自己的情緒,這一部份如果完成,概念才有辦法進來,才有辦法說服自己,不用害怕。才可能「因為怎麼樣,所以不怕」~因為有安全措施,所以不用害怕;因為有口罩,所以不用害怕。害怕的情緒或某一種情緒已經得到照顧,已經被發現。很清楚地知道,我的情緒是什麼了,已經接納了,甚至還會欣賞我的情緒。

從開始覺察情緒,認知情緒,然後發現開始有動作了,例如呼吸。當確認情緒是什麼後,要轉化情緒,很好的一個方式是呼吸,慢慢去呼吸,接下來可能就可以欣賞,欣賞情緒或尊敬情緒,Appreciate情緒是比較適合的說法,Appreciate的相對是去指責,指責剛剛的那個情緒。完成這樣的過程,就是有照顧到自己,情緒被照顧了,這時概念再進來,規則再進來。

#6月14日(一)上午9:00請一起進入直播

#聽弘文老師指引~任督脊椎旋轉,共同合心祝福台灣

#合心祝福台灣

新生命文化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