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1-07-13 慢.深.活日誌~20210713 王愷

當老師30年,對學生評比分數,是學期末最讓人揪心的事。之前演講,多次聽到老師說:「我討厭評分,這樣做沒用,學生會很緊張。但這是政策,我不得不做。」

多年來,協會只要有不同的做法或試行不同的方式,總會被提醒著,不要給壓力。真的沒有人可以逼誰做甚麼事,我們的「不得不」是個推卸責任的方式。如果有人讓你覺得有壓力,我會建議同圓,從2個角度思考。

一、是否不願負責任。試著把「不得不」換成「我選擇」,會釐清許多事喔。當時我建議那位老師轉換說法時,她冒出:「我選擇評分,因為我想保住工作。」接著她說:「我不喜歡這樣說,這讓我覺得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。」

二、那位給你壓力的人,正在把時間花在你身上,卻一直被你拒絕或抱怨。

「比較」~我們比較能理解,是蒙蔽對人對己愛意的行為。「迴避責任」卻是對自認「負責任的人」比較沒有覺察的反應。「不得不」這短句,例如:「這些事我不得不做」,這樣的表達淡化個人責任;「你讓我」這短句,例如:「你讓我有壓力、你讓我生氣….。」這樣的表達,忽視了自己情感的內在根源。

我總告訴發佈協會公告的同圓,當用「老師說」開頭時,請把老師前面說的來龍去脈說清楚。最近日誌中提到教練培訓,所有的教練是代表同圓來培訓,協會培訓的不只是技術與做法,更多的是理解每個做法與背後的愛與溫度。我們總說失敗為成功之母,我則提醒著自己,不要讓成功成為失敗的因素。面對發生或不同,若總堅持過往經驗(成功或失敗),卻不願因時空的轉換而有彈性,會卡住、走不動的。彈性不是沒有原則,而是願意改變且負責。

從培訓的反應對應生活的反應、從培訓的彈性對應生活的學習,培訓的不只是個人的學習,更是代表同圓與圓場的學習。上星期開始,口令組同圓代表大家在圓場請圓場。我的女兒2011年到美國念碩士、工作,這十年,我因著每天的請圓場,同圓把彼此祝福連結在一起,祝福能量既高又深,同時提升了自身的祝福能量。祝福一層一層的擴大出去,無論女兒在世界那一處,我都能放心,因為我知道,祝福永遠在,愛永遠在。

今天全台圓場同步直播請圓場,直播,對用手機一起請圓場的同圓,會少掉很多的考驗,可以很安心的上線。一起請圓場,感受請圓場的力量,透過請圓場祝福,請下保護大家的能量。每天早上9:00,邀請大家上線,每天給自己半個小時,跟著帶口令的同圓,一起共振,讓自己整天在綿密的保護網之下,安心放心。

備註~9:00請圓場群組

1.台北圓場/夜間部圓場/新竹圓場-youtub直播,打開你所屬群組即可看到

2.汐止圓場/板橋圓場/台南圓場/高雄圓場-流動組群組直播

3.中壢圓場~中壢第一組直播

#改變不是考驗是更多的愛

#回圓場~流動愛

#合心祝福台灣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有聲朗讀 朗讀者| 顏良儒 剪 輯| 李佩霞 攝 影| 施麗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