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過一個故事:晚飯進行到一半時,廚師突然衝進來,宣佈說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,把某種毒藥當做作料放進了食物。客人們馬上感到劇痛難忍、噁心嘔吐。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,廚師回來澄清說自己並沒有犯什麼可怕的錯誤,是自己搞錯了。於是,奇蹟再次發生,「病人」們很快就又恢復了常態,剛剛的陣痛和嘔吐統統消失了。
圓場的同圓多已經進入打新冠肺炎疫苗的時刻,不論選擇或被選擇~都好。每個選擇與決定都有背後思維模式與考量,每個選擇都有副作用,就是代價或成本。我們不但可以決定選擇,同樣可以決定副作用。除了認為必然的反應,「心理暗示」與「空間」或可以改變必然為或然(豁然)。
心理暗示是指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、觀念、情緒、判斷、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。是日常生活中,最常見的心理現象,暗示是人類最簡單、最典型的條件反射,從心理機制,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,不一定有根據,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,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。我們在生活中無時無刻,在接收著外界的暗示,最常見的,身體疼痛與恐懼的暗示作用。
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,會不自覺的使用各種自我暗示,對自己進行的心理暗示。困難時,安慰自己:快過去了,減少忍耐的痛苦;追求成功時,設想目標與實現時的美好。檢視一下對自己說~沒有對錯,所有的暗示都是要讓自己「成為你想要成為的自己」,卻不一定是「成為你真正要的自己」。
覺察發生與反應、結果間的「空間」,加上適合的方法,會成為你想要成為的自己。走筆至此,弘文老師的「空間」心法,提引的既深且有用,同時是比較究竟的方式,我幾乎沒法摘錄,請容許自己大聲讀(念)一次弘文老師心法~【空間】:
進入我們內在的空間,擴大內在的空間,當覺察、進入一個專注、細膩的狀態,會發現這個空間變大,大到可以悠遊自在其中,這個空間就會有很大的妙用。很多物質看似連續,其實中間是有空間的,只要夠細膩就可以發現這個空間,特別是在人事境中,這空間是很重要的能量。在人事境中,我們跟外界一直進行互動著,外面的事件發生著,我們裡面就不停反應著,有一個事件發生,內在就會產生一些反應。
事件與反應、刺激與反應,連續或有空間,與修煉有關係。修煉的目標就是去發現,」事件與反應之間是可以有空間的」,不是事件就等於反應,或刺激就等於反應,中間可以有空間,這個空間可以產生緩衝作用。所以當刺激產生,會有什麼反應發生,就不是那麼必然。如果有這樣的緩衝空間,自己與反應間,就不會那麼必然,同一個刺激是會有很多反應可以選擇的。當練出這個緩衝空間,像游刃有餘般,看似沒空間,只要夠細膩就可以發現,在細微的地方還是有空間。在刺激與反應間,找到這個空間,就有機會選擇不同的反應,所以發生同一個事件,反應就不會只有一個。
人生的幸福圓滿,不是在發生的事件,關鍵是我們的反應。發生的事件不一定有絕對性的影響,更絕對影響的是反應。不是在生命中發生的事件決定我們的幸福,是我們對這些事件的反應決定這一生的幸福與否。
先找到事件與反應間的空間,下一步,才有辦法找到不同的反應,這樣就可以在這瞬間裡選擇,從反應中選擇一個讓我們幸福的反應。從功法去發現、去進入這個細膩的空間。發現這個空間後,就能悠遊、游刃有餘,人生就可以清淨明白。讓自己更專注、更細膩的去覺察、去煉出、去找到這樣的空間。
#成為你想要成為的自己,要有系統的學習
#你想要成為的自己不等於你要的真正自己
#動起來,成為你想要成為的自己的起點
#回圓場~動起來
#合心祝福台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