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3-04-11 面對現實有不同的選擇|第三篇 王 愷

-每件事、每句話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做選擇-

在意他又不控制他,就是在意中的不在意


傳承跟切割不一樣,很多人在傳承後,馬上說「這不是我的事,已經交給你了,你自己負責喔。」人生哪有負不負責,跟孩子說:「這是你選擇的,我不負責。」通常會講這句話是嘔氣,嘔氣是生病的開始。

爸爸的角色是讓兒子選擇,然後握著他的手一起走,有時他走不動了,拖他一下,有時候他累了,推他一下,有時牽他手時,我們已經老了,他等你一下,這就是父子,父子就是讓他選擇,然後一起走。

今年弘文老師給的主題是「YES too」,任何事都先說「好」。如果兒子對你說:「媽給我20萬,因為老師提醒要說《好》,所以請給我20萬」,這時有沒有辦法說「好」。還是第一個反應是「這錢要做什麼?先搞清楚,理解想法,再來討論,不可以隨便說「好」,萬一 ….….」。還沒說「好」之前,很多的防衛就出來了。弘文老師要大家說「好」,不是答應這件事,而是用來轉換角色。說「好」,代表我聽到了、我知道了,接住他問你的話。大部分時候,我們不會接住別人的話,都是因為那句話碰到我的不舒服,所以先防衛。我們可以先說「好」,我知道了,然後問他,這20萬做什麼。

我以前演講時,遇到退休的人都說要把退休金留給自己用,不給子女。但是如果兒子在外面欠高利貸,這筆錢不還,會被斷手、斷腳,請問會拿退休金出來的人請舉手,每個人都舉手。剛剛說的那個話,好像不算數了。我曾在仁愛國小對家長演講,愛孩子的請舉手,大家舉手;支持孩子的請舉手,大家舉手;支持孩子念到博士的請舉手,舉手。如果孩子說,從今天開始3個月都不想進學校,家長要不要舉手支持呢?我們的愛有這麼愛嗎?

銀貨兩訖很重要,人為求生存,是不會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。以前很多家庭中大姐自我犧牲去酒家,支持家中及弟妹的生活,似乎她一切都是損己利人,但她的利人可以得到媽媽的愛,得到媽媽的愛對她是非常重要的事,其他都是她的成本。這些想過後,幾乎不能怪任何人。每個人做的每件事情,說的每句話都是自己的選擇,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做的選擇,包含我剛才說的,酒家女因為家裡需要。「家裡需要,你可以不要管啊」「那就不孝順」,原來做這件事是要博取孝順;「你可以不要孝順」「可是這樣,人家怎麼看待我」,原來做這件事是要人家好好看待你;「不這樣會沒面子」,原來做這件事是為了面子。仔細去看這件事,幾乎沒有怪人的理由,因為做的每件事,都是從自己開始,從自己出發,只是沒有去看到那個從自己出發的心。「難道不能有情緒嗎?」,有情緒不是找人對質,你有情緒,他有情緒,兩個人一對質就完了,要去找可以帶你過關,可以接你情緒的人。

有位同圓生日,祝他生日快樂時,他說:「老師,我很想哭,因為兒子要去當兵,我很捨不得我家那個草莓男」,這時不能勸他不要難過。我說:記得我兒子去當兵時,我的心情幾乎跟你一樣。先同理他,可以難過的,這個難過背後是不捨,這個不捨是好的情緒,感覺心情不好,再往深一點是不捨。不捨是好的情緒,捨不得你是好的事。你會發現,原來很難過的那個情緒,沒有這麼難過。同圓說∶「想到兒子上車那一剎那很想哭,覺得他會被欺負」,這已經不在我們可以控制的範圍。我說繼續哭,哭到覺得爽為止,因為這時哭可以稍減擔憂兒子會被欺負的心。

生命中讓你幸福的人,一定是你在意的人,你在意的人前五名,一定沒有我,也沒有這裡的任何一個人,但是終老時,或許都是這群不在意的人跟你在一起。要放你在意的人一條生路,鎖定他,會牽制他的路。照顧孫子到6歲,孫子要上小學時說:「阿公照顧你到6歲了,你現在不能交新朋友,因為阿公沒有朋友,所以你的朋友只能是阿公」。這6年,除了照顧小孩,一定還要有一個可以讓你有後路的地方。不要老是說就是要全心全意帶孩子,全心全意帶孩子背後或許是全心全意控制孩子。

我沒有說不要好好照顧孩子。有位師兄在台上分享時掉淚,原因是他帶的孫子不叫他一聲阿公,那時他的幸福就是孫子叫他阿公。他叱剎風雲,在這時候,所有的叱剎風雲是要連結後面的這一塊。生命中,我們從那些不在意的人身上的,學會放過在意的人。學習在意中的不在意,你在意又不控制他,就是在意中的不在意。學會不控制在意的人,需要修煉,因為我們真正要控制的不是在意的人,而是自己那個起伏不定的心,那種覺得自己即將要失去的心,覺得被掏空的心。

(20230214南區新芽基礎班上課)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錄音剪輯|李露蘋 影片製作|王 愷 文章整理|王 愷 逐字稿|李露蘋 錄音|周逸樺 李萱貴 攝影|郭美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