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要有判斷能力和了解自己情緒
引言:自由人生是尊重選擇,不委屈自己
我家4歲、7歲孫子,唸華德福系列,每個星期六花3000元上ㄧ小時情緒管理課程。這麼小就要上,因為還來得及。長大後,多是功利的做情緒管理,是更大的壓抑,不是真實面對自己的情緒。我們需要學習用適合的方法,接納自己情緒,同時接納別人。「納」不是「受」,「受」是忍受,「納」是放在心裡面,你的情緒ヽ他的情緒都是你在意的,不同的兩個情緒下,不委屈自己,又接受別人,就需要方法。
有個孩子在工作上遭到挫折,走不出來,開始自暴自棄、自殘。如果開始自殘,就會殺人,打狗、打貓,打東西,搞得他爸爸不敢回家。原本認為非常優秀的孩子,碰到挫折,把所有責任都怪在父母身上。發生事情前,是一個活潑、大方可愛、樂觀進取,各方面都表現很好,這是假象。孩子情商好不好,是碰到事情的反應,不是用錢堆積出來的成果。
我兒子現在30幾歲,在他讀書的那個年代,進入體制外學校,一個學期要花6萬,兩個孩子12萬。我的薪水,前半輩子大部分都花在孩子的教育和我的學習。協會的課不要錢,因為弘文老師發了願,他說很多人不願意把錢放在學習上面,更要告訴大家,人類最後底線是情商。
把兒子送到體制外的學校,是因為我怕沒面子,兒子的爸爸、媽媽都是博士,小孩成績這麼差,3年級到4年級,換了4間學校,多沒面子。那時沒有什麼教育理念,只為了逃避這件事情,因為不知道怎麼辦。我這麼強的人,教誰都可以,唯一教不了的是自己的小孩,這是心中的痛,就閃躲,不去面對、正視。我把女兒送去時,所有人都阻止,「送女兒幹嘛,她成績優秀,又這麼聽話」。老二看著老大,用相反的方式過日子,哥哥多混亂,她就多乖。她小學3年級可以念金庸,因為我們那時已經在癌友新生命協會,還好我們有覺察周圍都是貴人。小學3年級應該要出去玩,怎麼會在家裡念書,我還沾沾自喜,沒有注意到她跟人之間的互動出問題,自己沒辦法教,就要找別人教。
女兒在美國,爸爸有她的手機定位,女兒不會覺得被監視。監視與關心不是我們說了算,是要她自己知道,知道我在哪裡,但同時給最大的空間。知道他在哪裡,尊重她的選擇,同時讓自己不掛礙,讓自己有自由的人生。
家族排列海寧格說,當擔心,心中是想殺掉。因為擔心,覺得他不好,覺得不好的東西,我們只會用殺、開刀、毒、化療,只是因為他是人,做不了,可是裡面的潛意識就是這樣。我們這一代努力還會有成就,下一代若讓他輕鬆過日子,他面對的世界,跟我們這一代是不一樣的。他面對的是一個不需要學很多知識,不需要什麼都嘗試,需要有判斷能力和了解自己情緒。
不是控制情緒,是了解情緒,才會選擇要怎麼做,接納自己的情緒,同時不把這個情緒發出去。
(整理自20230422新竹新芽啟動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