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4-08-13 新思維,心自由|第一篇 王愷

覺察內在慣性思維

引言:說話篇之「不建議」


不會有人不努力是確定的事情,我們要有能力看到每個人都很努力的達到承諾。說話是技術,沒有認識自己,學技術沒有用,因為不是在打辯論。說話影響最大的是日常跟在意的人說的話,跟重要關係人講的每句話,都來自於內在的語言,除非要準備談判,很少有準備好要講什麼。而影響內在的情緒、內在的點,來自於原生家庭,在七歲之前已經注定,改不了,但是可以覺察。

對待太太、對待小孩子的方式,是駐足在七歲以前的語言系統裡,在第一反應裡,想都不用想就直接出來。跟小孩講話之前想一想,就不會發生事情,發生的任何事都是直覺反應才會發生。對先生講一句話,生氣之前先深深吸兩口氣,先想一下,講什麼、這句話會不會傷到他,會不會滿足我自己;或者生氣前說:先停一下,我覺得這件事情稍微等一下,我再想一下;或者說: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,但是我覺得先停一下。停一下已經在說話了。

要有認知,我說的跟你聽的不一定一樣,彼此要接受,我說的跟你聽的不一樣,沒有對跟錯,只有聽到的是什麼。要求證,可以問:「你講的意思是不是這樣」,不代表聽錯,詢問是確定講的內容,不代表理解錯。對事的理解,來自小時候的經驗,學說話必須先認識自己,才有辦法學說話,否則只有在打辯論或在商業談判會有點用,在生活一點用都沒有。讓人家生氣的還是會生氣,沒法解決的還是沒法解決,對方一句話會觸怒你的還是會觸怒你。

聽不清楚時,反應不是看旁邊,譬如我跟你對話,聽不懂不是問旁邊的人,要習慣是跟誰對話。既然是我的話,停下來說老師等一下,真的記不下來,就直接跳過,允許自己跳過。說話時,覺得別人一定要聽得很清楚。紛爭來自於我說話你要聽懂、要理解我的意思、說了幾遍還誤會我的意思,認知我說的話跟你聽的,這是兩件事情。

決策不用說直接寫出來,同樣一個東西,每個人對這句話的解讀不一樣。解讀沒有對與錯,只有半杯水、還有半杯水,沒有對錯。有人說只有半杯水,這麼負面,要說還有半杯水。指導說還有半杯水,已經下了標籤,認為他看事情只看負面的角度。事實就是「這有半杯水」,「只有半杯水」,或「還有半杯水」,都是貼標籤,只要貼標籤就會有問題。譬如我腳痛,可以說「我腳很痛」,「我腳很痛啊,所以我跟不上你們」,腳痛是事實,都不等我,後面就叫做貼標籤,走很慢是事實,背後還要要求別人。

別人生病了,說「不要生病,你要想很好啊」,指導是因為沒有辦法去接他的情緒,所以用改變來隱藏背後的不安。今天丟了五塊錢,「才五塊錢算什麼」,丟了五塊錢是事實,「才丟五塊錢,我還丟五百塊」,那是貼標籤。說這句話達不到安慰,面對這件事情,用這句話來安慰,要覺察的是這個安慰碰到背後不想負責任,為什麼丟掉五塊錢不能傷心,為什麼一定要勸他。

對半杯水,說只有半杯水或還有半杯水,思維是什麼,這個思維來自於從小到大的概念。有些人從小到大都沒有什麼吃的,當他擁有半杯水時,會很珍惜,不可能說我還有好多,對他,能夠擁有這些就是他需要的。只有半杯水,要是有更多就好了,只有五塊錢,對於從小都很富裕的人,五塊錢算什麼。

「不要建議」的意思是,如果上對下叫指令;下對上沒有建議,而是說明報告。說只是建議,其實怎麼想還是你做的決定,那個過程是陷人於不義,然後滿足自己。建議都是我對你好,如果是爸爸媽媽,對他好就帶著他走,想盡辦法撒嬌、利誘,不是我建議你,最後自己做決定啊。

建議是不負責任的說法。

(整理自2024年03月14日夜間部翻轉看人生)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錄音剪輯|張秀玉  影片製作|王 愷 文章整理|王 愷 逐字稿|張秀玉 錄音記錄|林俊璋  攝影|郭美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