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人心弦文章
2025-03-19 鬆與不鬆|執兩用中 王愷

不鬆是活著的本能、鬆是延續生命的需要

引言:守著本源連結活下去的初衷



情人節,弘文老師和我去陽明山。25年前創立協會以來,只要我們出門都會帶著一群人,和喜歡的人一起出去是開心的事,有了小孩、孫子後,更喜歡出門帶小孩、帶孫子玩。漸漸重心轉移在孩子、孫子身上,轉移到同圓的身上,轉移到協會的身上,漸漸忘記當初跟弘文在一起連結的是什麼。

弘文老師當時為了追我,坐在我對面半年,重要不是現在或過往的形式,而是在一起時最初的初衷。爸爸媽媽的初衷是為了愛孩子,我們也不想要離開爸爸媽媽,這是一個挑戰,是一個內在很特別的東西。

知道陽明山櫻花開了,要帶孫子去,被兒子拒絕,我們配合著孩子不去陽明山,但我想,去陽明山的目的是為了孫子,還是想要去陽明山呢?去陽明山可以帶孫子是1加1,那是圓滿,兒子說孫子不要去,就把原本的1也給去掉了。如果做這件事的本源是為了愛,怎麼能因為別人認為你不愛她,或得到你不想要的東西,就去掉了。因為有太多傷,我們容易連結受傷的過程,沒有思考受傷背後是為了要活下去。孩子面對父母的罵、傷,現在只想到怕被遺棄,沒想到當初怕被遺棄是為了跟父母在一起。我們太容易被後來的事物所影響。

那天我等弘文老師上完課,我說,我們還是要去陽明山。天氣很冷,去陽明山的時間大概一個小時,其實從上車開始就已經開始,不是在陽明山多少時間,而是決定要共同做這件事時就已經開始。

不是到了目的地才是有結果,整個過程就是一個結果。

我們還是習慣性約同圓,打電話給美旭師姐,美旭說不在圓場,在醫院。即使知道她的腫瘤已經控制得非常好,可是突然間知道她到醫院時,會習慣有災難性思考。過往的災難性思考,是對外活下去的本能,我們要先接受有災難性思考,不要擔心會害怕。如果越拒絕害怕、越拒絕恐懼、拒絕很擔心的事情,這些事情會成為一個信念駐足在內在。要去看到才會不見,不看到就會往深層,往潛意識去。

神經控制身體運作,任何的症狀都跟神經有關,酸、痛要去找神經科,耳鳴、帕金森、甲狀腺….跟神經有關。荷爾蒙影響神經,荷爾蒙決定身體怎麼流動,荷爾蒙的前面是情緒,情緒決定釋放怎樣的賀爾蒙。例如害怕絕對不會放安心的賀爾蒙,例如腦內嗎啡,一定釋放腎上腺素讓全身的器官警備、抗拒。像逃跑的人,不能讓身體舒暢,不可以隨時想休息就可以休息,不可以隨時讓膀胱正常運作,不可以讓胃覺得現在想吃飯,這些都不是生存活得下去的方法。

長期處在逃命狀態時,要讓運作變得好,需要去中心化。每個器官不能獨立運作的,積水是因為肝臟出問題,腎臟要取代肝臟,但腎臟沒辦法取代肝臟,當他沒有辦法好好做腎臟該做的事情就開始有腹水,而肝臟是用來排毒的,一定是排毒系統不夠好。小菁師姊連續參加兩次的飲食營,十天的飲食營瘦了八公斤,參加辟穀營瘦了兩公斤。瘦是新陳代謝要夠好,年紀越大代謝往下掉時,應該吃得更少,動得更多,新陳代謝變慢,跟老沒有關係也跟老有關係,跟老有關係,因為累積太多會堵住新陳代謝的東西了。

昨天我家清水管,考慮要不要更換濾心。益利師兄說不用,你們家濾心是1200噸的,不用換,可是水變的好小啊,他說,不是換濾心,是要清濾芯。我都以為換掉就沒事,但桃園的水中含沙質多,需要的是清濾芯。如何保養,濾心可以換,肝臟、腎臟、胃當然都不行換,重要的是怎麼去清理。水小到連熱水器都引發不動了,清一清,水變大了,如果本源沒有弄好,很多東西會不見,越指責災難性思考,就會怪自己,怪自己時,是另外一個災難性思考。

去發覺災難性思考,不要去逃避。

最近我有一篇文章關於鬆(注1),請接受你不鬆。緊是活到現在很重要的因素。小時候,如果過馬路不緊張,就這樣走過去,活不到現在。小時候,如果碰到方法不適合的父母,會去看眼色,這算是緊的。緊是讓我們活到現在的原因,但不一定是適用於現在,所以每一個時期我們都在改變。

(整理自20250215新竹圓場新芽啟動班)

注1:愷老師-關於鬆的文章-20250211我收到禮物(愷)-好好這樣煉之旋轉


新生命文化部   文章整理|王 愷  逐字稿|楊琍雯 錄音剪輯|楊琍雯  影片製作|楊琍雯 錄音記錄|劉醇謨  攝影|江代瑋